有關垃圾的香港新聞

2020/05/20   晴報: 【新冠肺炎】港人日棄600萬個口罩 膠製物料增堆填區負荷
自新冠肺炎爆發後,口罩變成生活必需品,專家呼籲市民要持續戴口罩防疫,惟大量使用「即棄口罩」,引起環保問題。環境局表示,港人每日棄置口罩量或達600萬個,推算每月多達1.75億個送往堆填區。環團呼籲,在疫情非常時期下未必能停用口罩,但可培養「應用則用」原則,並在低風險場所轉用可重用口罩。 港人經歷過沙士一役,防疫意識加強,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上月曾說,港人戴口罩的比率達98%。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表示,難以統計全港口罩的累計及平均每日棄置量,但估計每日棄置口罩約有400萬至600萬個,以每個口罩重約2至3克估算,即每日約有10至15公噸即棄口罩被送到堆填區,佔堆填區每日棄置量的千分之一。 而即棄口罩主要材料為不織布及過濾層、橡筋等都是塑膠材料,以每日棄置在堆填區的廢塑膠量計算,疫情期間口罩棄置量約佔千分之五。由於即棄口罩包括N95口罩及外科口罩,是以不同物料和金屬等難分拆複合物料製成,故不宜回收或混入回收桶內,故政府冀重用口罩可有助減少即棄口罩使用量。 【新冠肺炎】港人日棄600萬個口罩 膠製物料增堆填區負荷 製作口罩的物料各有不同,亦涉及衞生問題,難以回收重用。(資料圖片) 因應情況 轉戴可重用口罩 香港大學化學系博士鄺士山(K Kwong)亦估計,每日約有500萬港人至少會用1個口罩,連同醫護人員、清潔工等行業每日用多於1個,推算港人每月口罩用量高達1.75億個,或對堆填區構成嚴重壓力。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重用或循環再造外科口罩並不可行,而不同口罩廠用的物料亦有分別,難分類後再造;棄置口罩或再造過程均有傳播病毒風險,故難用「環保4R」處理。 至於如何令使用口罩更環保?他建議市民可選用有濾咀或用口罩套,以延長口罩壽命,由每日用1個變為兩日用1個,已減少1倍棄置量,並建議在社區設口罩收集點,及增設有蓋垃圾筒,減少病毒污染環境,同時降低播毒風險。 【新冠肺炎】港人日棄600萬個口罩 膠製物料增堆填區負荷 雖然大量使用口罩或增堆填區壓力,但亦不可為環保而重用外科口罩或連戴多日。(路透社資料圖片) 香港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則認為,近月棄置的口罩未必對堆填區構成額外壓力,因口罩體積不大,「50個口罩才等同1個2公升水樽,佔用空間有限。」他說,在疫症非常時期,口罩棄置量升屬正常情況,社會要從防疫和環保中取得平衡,以「應用則用」原則使用一次性的防疫用品,並應培養妥善使用和棄置習慣。朱建議,若社區感染風險較低時,市民可因應風險和場合,如落街散步時考慮戴可重用、防護效用較低的布口罩,以減少即棄口罩使用量。 減廢意識降 郊野垃圾多2成 朱漢強說,近月發現市民對郊區減廢意識減弱,到郊野公園和沙灘清潔時,均執到逾10個棄置口罩。香港地球之友政策研究及倡議高級經理洪藹誠亦說,市民在郊區拋棄垃圾不但增加感染風險,亦增加人力物力進行清潔,若口罩飄入海洋,或分解成微膠粒,海洋生物進食會誤以為有飽腹感,結果影響營養攝取,呼籲市民遠足時要「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漁護署表示,今年首3個月在各康樂場地及行山徑收集到的垃圾共約875公噸,較去年同期多逾2成,共檢控46人涉嫌在郊野公園亂拋垃圾,署方已加強巡查和清潔康樂場地,按情況在個別場地提供大容量的垃圾桶供市民使用。 使用口罩環保小貼士 培養「應用則用」原則 使用口罩套,以延長口罩壽命 在低風險場合使用布口罩 用布口罩時加廚房或紙巾作過濾 勿隨便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