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垃圾的香港新聞

2018/06/12   文匯報: 固廢徵費污者付 源頭減廢為下代
今日香港 香港人產生的都巿固體廢物高踞不下,由2006年至2016年的棄置量,一直徘徊在600萬公噸上下,其中逾半棄置在3個堆填區,若未來不能大幅減少棄置量,堆填區將於數年內飽和。政府籌措多時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透過「污者自付」原則,提供誘因達至源頭減廢,條例草案將遞交立法會,倘若順利,最快於明年下半年實施。社會有不少埋怨聲音,認為條例「擾民」,然而環境問題迫在眉睫,為了下一代着想,再沒有藉口不為環保行多一步。 ■特約資深通識科作者:林曦彤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1.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 表一:2015年香港都巿固體廢物成分 成分      百分比 廚餘       33% 紙料       22% 塑料       21% 其他#      13% 其他易腐爛的廢物 5% 玻璃       4% 金屬       2%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及環保署 #註:紡織物、木材/藤料及家居有害廢物 表二:部分大都巿的家居都巿固體廢物人均產生及棄置量(公斤) 每人每日產生量 每人每日棄置量 台北巿 0.88  首爾  0.35 東京都 1.03  台北巿 0.41 首爾  1.08  東京都 0.79 香港  1.45  香港  0.87 倫敦  1.45  倫敦  1.04 ■資料來源:環境保護署 資料B:香港政府減廚餘目標及策略 2011年每日廚餘量為3,600公噸   ↓ 動員全民減少製造廚餘   ↓ 轉贈過剩食物   ↓ 推廣廚餘分類、循環再造及處理已分類的廚餘,再轉化為可再生能源及堆肥   ↓ 棄置在堆填區   ↓ 目標2022年每日廚餘量為2,160公噸(減少40%)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香港處理廚餘的限制 .大部分廚餘回收設施不位於巿區,例如在北大嶼山小蠔灣 .運送廚餘須小心處理,用適當類型的車輛,確保沒有滲漏或發出氣味 .社區需要設置臨時儲存廚餘的輔助和配套設施 .「轉廢為能」之前需要先弄乾廢物,但有機廢物水分含量高,弄乾耗用大量能源 .未能確定香港對固體生物燃料的需求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D:有關香港超巿捐贈食物的報道 據綠領行動資料,本港大部分超巿除了捐贈食物外,便無實行其他減廢措施。不少超巿不願捐贈食物,因擔心受贈者食用後不適,繼而作出追討,於是刻意撕破食物包裝,並在食物上淋漂白水,避免拾荒者拾取。 超巿甲 285間分店中,共有100間(35%)參與剩餘食物捐贈計劃。 超巿乙 307間分店中,只有30多間(11%)與食物銀行「樂餉社」合作。 超巿丙 6間分店參加了作食物捐贈的計劃。 超巿丁 全線分店都有推行「限定商品」;當中13間將食物捐贈範圍擴大。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根據資料A,描述香港都巿固體廢物的情況。 (b)就香港社會情況而言,推動一些惜食措施(例如:廚餘回收、超巿捐贈食物等)會遇到什麼限制?參考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2. 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近年香港棄置及回收廢物量 項目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棄置堆填區(萬公噸)    371  357   348  340   328 回收量(萬公噸)      203  205   201  216   302 回收率(%)        35   37   37   39   48 本港產生廢物總量(萬公噸) 574  562   549  556   630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環保署 資料B:不同廢物處理方式面對的挑戰 處理   好處             挑戰 避免產生 從源頭減少廢物數量和種類   視乎使用者能否自律 重用   在物料變成廢物前重新使用   並非所有物品皆可 回收   比使用全新物料環保,減少堆填 涉及再加工的額外資源 循環再造 使用現代技術作回收及轉廢為能 處理程序的成本最高 棄置   直接堆填處理         增加堆填量,廢物難分解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各地禁用塑膠物料情況 內地 2008年6月起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薄過0.025毫米的塑膠購物袋。 台灣 台北巿政府大樓各部門、員工餐廳和便利店2016年4月起全面禁用即棄餐具和膠樽水。 香港 未有禁用塑膠餐具的法例;2009年7月起實施首階段膠袋徵費計劃,2015年4月全面推行,每個膠袋徵費0.5港元。 法國 2016年7月起禁用塑膠袋;2020年起禁用塑膠即棄餐具。 美國 紐約2015年7月起禁止出售或使用含聚苯乙烯成分的發泡膠餐具;全美約100個城鎮實施禁止發泡膠政策,包括三藩巿、西雅圖、波特蘭等。 英國 顧客須就每個膠袋付費5便士(約0.5港元)。 韓國 1994年起限制餐廳和食堂使用即棄的杯、碟、碗、木筷和牙籤及膠枱布,且不准免費派發即棄商品如牙刷、牙膏。 印度 卡納塔克邦在2016年3月起全面禁用塑膠即棄製品。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D:有關香港回收設施和回收業報道 顏色廢物分類回收桶是主要的回收設施,但回收桶數量少,及位置不方便減低巿民回收意願。有大學2016年11月發表研究指出,人流極高的旺角,垃圾桶數量較回收桶多出23倍,其中調查的一段登打士街更至少要到200米外的豉油街才有回收桶。研究團隊同時分析垃圾桶中可回收物料比例,發現平均約有25%垃圾屬可回收物料。 有大學講師分析,該區回收桶明顯不足,令巿民將可回收物料一併放進垃圾桶。 回收商營運成本上漲也增加經營困難。香港缺乏合適的土地、分揀程序涉及大量人手成本、工人保險費上升等原因,令回收業百上加斤。另外,大部分回收廠處於偏遠地方,從巿區把回收物料運往倉庫,運輸成本高昂。以廢膠為例,塑料輕但體積大,如一輛負重5.5公噸的貨櫃車,只可盛載約0.5公噸至0.8公噸未壓縮廢塑料。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推行綠色消費比廢物回收更有效應對香港的廢物問題。」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參考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b)假若香港政府仿傚其它地區全面禁用塑膠物料,這將會遇到哪些障礙?參考資料,解釋你的答案。 今日香港+能源科技與環境 3.細閱以下資料 資料A:有關香港廢物徵費的報道 香港政府早前公佈都巿固體廢物收費詳情,並向立法會提交立法框架,預計2019年實施。環保署為社區參與試驗計劃設計四款家居專用垃圾袋,以每個家庭每月用30個垃圾袋計算,每個月收費由22.5元至90元。 環保團體預料當局以此參考釐定日後收費水平,又倡議在實施收費初期,可免費派發適量收費垃圾袋,讓公眾熟習運作,以減少反對聲音。 針對都巿固體廢物收費模式,政府將採用兩種方法,凡由食環署收集垃圾的樓宇,都會採用「按戶預繳式專用垃圾袋收費」,即「按袋」收費,主戶購買指定垃圾袋,以大小釐定收費。至於一般工商業樓宇和沒有食環署收集垃圾的住宅大廈,則由私營廢物收集商將垃圾送往堆填區或廢物轉運站,按照廢物重量計算,即「按重量」收費,再由業戶攤分。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B:香港專用垃圾袋的種類容量和價格 容量(公升)  1  3  5  10 15  20  35 50 75 100 價格(元)  0.11 0.3 0.6 1.1 1.7 2.2 2.9 3.9 5.5 11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C:關於香港垃圾徵費的一些問題 1. 商戶及食肆如何收費? 沒有使用食環署服務的樓宇,可聘用私營廢物收集商,把垃圾送往堆填區或廢物轉運站。垃圾將「按重量」收費,每公噸365元至395元不等,送往巿區及新界西北廢物轉運站的垃圾收費會較貴。 2. 巿民可在哪裡購買垃圾袋? 巿民可在超過4,000個連鎖銷售點,例如:超級巿場、便利店、郵局、油站等購買垃圾袋,部分鄉郊地方也設有自動售賣機供巿民選購。 3. 政府如何避免巿民把垃圾丟在公共垃圾桶? 環境局承認政府難以應對巿民把家居垃圾丟進公共垃圾桶;惟計劃實施後,政府將調整公共回收箱及垃圾桶的比例,由現時的1:14調至1:6。 4. 違規有何罰則? 垃圾徵費計劃實施首半年為適應期,食環署的執法職員會在垃圾收集車及收售站突擊檢查,如發現違規會先作口頭警告,但重複違規的巿民將會被罰款1,500元或被檢控。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資料D:香港非法棄置垃圾的執法困難之處 廢物徵費實施後,可能衍生非法棄置問題,尤其沒有物管或法團的單幢樓宇,棄置路邊後巷及鄉郊地方,都難以監察。「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指出,執法人員難以進入私人地方執法,要靠物管和住戶之間的群眾壓力,而在大廈及公眾地方加裝閉路電視也構成私隱問題,相信當局也要邊做邊檢討,他建議當局成立「減廢大使」,在實施徵費初期向公私型屋苑住戶及物管和單幢大廈推廣,減少對執法人員勸說的抗拒。另外,他又建議下任特首要考慮改組政府部門,由食環署處理垃圾的潔淨組撥歸環保署,一條龍做好減廢回收及收集垃圾。至於基層人士的負擔能力,「綠惜地球」建議向綜援人士派發一定數量專用垃圾袋,而「三無人士」就透過關愛基金支援;而環團和社福團體可向公眾徵集垃圾袋再轉贈三無人士。 ■資料來源:綜合本港報刊 想一想 (a)評估香港推行家居廢物徵費在源頭減廢上的成效。參考資料,論證你的答案。 (b)假設你是香港環境局局長,你會採取哪些措施來處理廢物徵費實施後非法棄置垃圾的問題?試舉出三項,並加以解釋。 總結 理想的固體廢物管理,一般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源頭減廢,次為回收循環,最後是末端處理。這三個步驟缺一不可。不過,無論採取何種方式,均可能因損害某些持份者利益而出現社會阻力,抵消固體廢物管理的成效,故此政府宜制訂相應配套和措施,以爭取各界配合和參與。 政府向巿民推銷家居廢物徵費時,很多時會借助台灣、韓國及加拿大等地的成功事例,證明政策值得推行,但將措施「移花接木」至香港,能否達到預期成效,最重要視乎家家戶戶是否同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