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垃圾的香港新聞

2018/03/28   經濟日報: 800萬減海洋垃圾? 源頭減廢更實際
政府早前公布的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大家多關心逾500億元推動創新科技及N無派錢等,相信未必有留意相對來說雞毛蒜皮的環保撥款。 環境局細心地在「大嘥鬼」Facebook中整理出「財政預算案環保懶人包」,對於當中提到注入10億元於現有政府建築物設置可再生能源設施,是最令人感到驚喜的一項。可是另外提到僅以「800萬應對海上垃圾問題」,我們卻感到詫異,今日香港800萬只夠買長沙灣四、五百方呎私樓單位,我們懷疑此撥款相對龐大的海洋垃圾問題乃杯水車薪。 政府尚未公開如何使用800萬應對海上垃圾的細節,但是我們估計,800萬元只足夠稍為提高現時海事處派出船隻在香港水域清理海上漂浮垃圾的頻密程度。對於要積極回應此問題,我們認為政府可以做的工作多的是,當中首要做的就是源頭減廢。 為海事業界 提供保護海洋職訓 海事處應該為所有海事從業員提供保護海洋的職業培訓,加強他們防止垃圾流入海洋的意識。隨着垃圾徵費快將推行,應該長期在碇泊區和避風塘內停泊提供分類回收及棄置垃圾設施的船隻,方便收集船隻的生活垃圾。 此外,每年夏季,海灘遊人眾多,他們產生的垃圾往往最後都會流入大海。遇上颱風襲港,更有大量垃圾「回饋」市民,令海灘變成垃圾灣。各政府部門於全港海灘清理的海上垃圾每年超過14公噸,還未計市民及其他團體自發清理的數量。食環署應該在夏季增撥額外人手,在海灘以及其他岸邊地點加快處理垃圾。 去年8月,珠江水域撞船造成棕櫚硬脂洩漏,漂流至港水域,造成海水污染及影響海洋生態。環境局曾指政府花費清理棕櫚硬脂,考慮民事追討涉事貨船,但是至今未有公開跟進情況。2012年颱風吹倒一艘貨輪上6個貨櫃箱,150公噸膠粒漂港。兩年後海事處與有關方面達保密和解協議,但拒透露獲賠償金額。對於此類嚴重的海洋污染事件,我們認為政府應嚴厲執法,加強罰則,令船員、託運公司、貨主等所有持份者都有所警惕。 派船加強巡邏 防非法傾倒廢物 隨着海上垃圾問題愈趨嚴重,我們認為政府應派出船艇及隊伍專責處理海上垃圾非法棄置問題,加強巡邏,防止非法傾倒廢物入海,並對海岸基建工程加強監察。 大量海洋生物及海鳥因為吞食海洋垃圾影響健康甚至死亡,當中的微膠粒更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港府曾經表示現時有關微膠粒的資料和研究很有限,所以暫時不會效法加拿大、瑞典、美國、台灣等地立法規管微膠粒產品。現時市民對於微膠粒對健康的影響愈來愈感到憂慮,政府應撥款對此進行研究,還市民一個知情權。此外,政府應同時安排專家為健康受威脅的動物提供診療及救援服務。 現時政府從海灘收集得來的垃圾中,逾7成為塑膠或發泡膠。去年更有研究顯示,30年後海洋中的塑膠數量將會超出魚類。大家要避免將更多塑膠吞進身體,請一同促請政府拿出勇氣與承擔,認真應對海洋垃圾。 撰文: 姜秀雯 香港地球之友 欄名: GREEN FORUM 機構: 地球之友